關於帕帕拉夏
»
帕帕拉夏 簡介
留言板
藝聞總覽
»
影音專欄
藝文展覽
»
2021年藝文展覽
2020年藝文展覽
2019年藝文展覽
2018年藝文展覽
2017年藝文展覽
2016年藝文展覽
2015年藝文展覽
2014年藝文展覽
2013年 藝文展覽
2012年 藝文展覽
2011年 藝文展覽
展場租用辦法
»
展覽申請
印象永康
»
精彩集綿
2024第十四屆得獎畫作
2023第十三屆得獎畫作
2022第十二屆得獎畫作
2021第十一屆得獎畫作
2020第十屆得獎畫作
2019第九屆得獎畫作
2018第八屆得獎畫作
2017第七屆得獎畫作
2016第六屆得獎畫作
2015第五屆得獎畫作
2014第四屆得獎畫作
2013第三屆得獎畫作
親子活動
常態展品
»
設計師品牌
摺學包
kiran 契朗
埏埴為器
精緻婚卡
»
卡洛琳
史蒂芬妮
伊莉莎白
杜蘭朵
維多利亞
蘇菲亞
精緻小物
家明珠寶
中華孝有教育經濟拓展協會
焦慮倒不至於反而像獨自呢喃.李紋華個展
嘗試尋找繪畫與內心之間的無序性糾結以及有序性的重複言語對話模式。利用以人為本位的情緒性生活注入在圖形上,圖形是一種無意識而勾勒成的線條,形狀因我的同一時間中所產生出許多情緒,再由許多內心感觸進而在短短時間裡衍生出千萬種複雜、毫無章法的甚至是無法掌控它的出現,描繪出自我情感符號。每一次面對畫布的感覺可以很糾結、很焦慮,下筆的瞬間又顯得緊張、徬徨以及無助,媒材塗料的過程腦中浮現已完成的圖畫與當下塗抹的重複的動作很矛盾又期待。
經過心理情緒的投射在平面上,再利用當下創作心情反覆衍生與畫面徹底進入有持續性的規律對話,像是自我給與情感一種莫名的碎念,只因為想把腦中或心理想一切的轉化為不斷持續的話語,除了畫布與自己,其他事件無法介入在兩者對話關係中。
而音樂是相對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元素,音樂性承載著生理或心理的週期規律,但卻又不是千篇一律的衍生一樣的事情,
試著分析了對話中細微差異,化做線條上的聽覺享受,並將視覺與聽覺的重複行為及規律性作為作品。而原本在作品上的重複與差異,更因色彩上的情緒得到解放,除了讓觀者片面接收色彩的變化之外,也可以觀察出細節中規律及不規律性的自我單獨呢喃。